东倒西歪
词语解释
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
⒈ 时而倒向这边,时而倒向那边。形容行走时或站或坐时,姿势不稳,身不由己。
英dilapidated; out of line; falling;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引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九出:“拄杖身边,谁人撇下,手颤怎生拿?东倒西歪,我怎生提拔?”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他那里肯依,醉的东倒西歪。”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时过午夜,在车轮有节奏的飞转声中,车厢里的旅客多半东倒西歪地睡去了。”
⒉ 有的倒,有的歪。形容建筑物等破旧不牢固。
引《西游记》第八十回:“长老拽步迈前,祇见那门东倒西歪,零零落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鲁观察之裕,性粗豪而屋小,署门曰:‘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国语辞典
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
⒈ 摇晃欲倒的样子。也作「东歪西倒」、「西歪东倒」。
引《水浒传·第二八回》:「虽然带著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
《醒世恒言·卷二九》:「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
近七颠八倒
⒉ 倾倒零落的样子。
引《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最近近义词查询:
显然的近义词(xiǎn rán)
现实的近义词(xiàn shí)
国家的近义词(guó jiā)
承担的近义词(chéng dān)
书记的近义词(shū jì)
气力的近义词(qì lì)
身分的近义词(shēn fèn)
声援的近义词(shēng yuán)
大家的近义词(dà jiā)
宴会的近义词(yàn huì)
体裁的近义词(tǐ cái)
尽头的近义词(jìn tóu)
分开的近义词(fēn kāi)
制造的近义词(zhì zào)
裁员的近义词(cái yuán)
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学问的近义词(xué wèn)
物品的近义词(wù pǐn)
时代的近义词(shí dài)
引领的近义词(yǐn lǐng)
发达的近义词(fā dá)
人造的近义词(rén zào)
每日的近义词(měi rì)
温和的近义词(wēn hé)
流动的近义词(liú dò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