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纳兰性德的诗 >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清代]:纳兰性德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为双调,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惊飚(biāo):谓狂风。晋殷仲文《解尚书表》:“洪波振壑,川洪波振壑;一惊飙拂野,林无静柯。”

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昏鸦:即乌鸦。此指黄昏之时乌鸦乱飞.。

冰合句:谓大河已为冰封,河水不再流动。李贺《北中寒》诗:“黄河冰合鱼龙死。”

烧痕:野火的痕迹。宋苏轼《正月二十日往歧亭》:“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鼓角句: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白居易《祭杜宵兴》诗:“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长安:此代指北京城。

客心句:游子的愁思没有尽头。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阑:残尽。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138页

2、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85页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从边塞回来时的状况。至于具体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觇梭龙后的归途中;另一种说法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扈从东巡的归途上。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家庭书架. 纳兰词:南海出版公司,2013.10:第320页

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鉴赏

  上片勾画出一幅白日深冬归程图:“白日惊飙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狂风卷折的冬日,归途昏鸦飞乱了天边的云霞,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画面壮丽而又消沉,让人生出欲说难言的怅惘。“惊飚”将冬日寒风之凛冽与气候的恶劣一闻道出,精到而更有画面感。接下来的“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两句,又更增添了眼前冬景的壮阔,将归程图拉伸至无限壮阔之处,有种“长河落日圆”的雄阔壮丽。

  下片归程图纵横延伸。“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放眼望去,苍茫的平原上是一片野火烧过的痕迹;极目仰望,已经依稀可以看到鼓角和城墙,看来已经离家不远了。“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虽然明天就要回到京城,但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可见纳兰这一路上有多辛苦了。结尾两句化自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在全词有画龙点睛之效,这愁便是纳兰的经典式愁,言浅意深,引人深思。

  全词写景皆是昏暗凄然,景中含情,然景致壮阔处又别有一番风度。语句含悲,语调凄楚,字里行间萦绕着百转柔情,诉尽了词人真实的内心感受。

纳兰性德简介

唐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 纳兰性德的诗(218篇)

猜你喜欢

夏氏池亭六首

明代唐时升

竹荫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邻。

波间先辨来客,石畔长眠醉人。

夜酌

宋代陆游

我有一瓢酒,与君今夕同。

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怀会稽

宋代钱昭度

斗牛星外翻成梦,巢鸟枝南略寄身。

越国荷花八百里,别来谁是采莲人。

清代孙元衡

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

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王爷庙次韵黄山谷登快阁

清代陈忠平

几度登临约未成,偶从雨隙得微晴。烟光色散诸般幻,水镜天开一线明。

香火终年车络绎,沙丘亘古棘纵横。我来不为前途卜,但与閒鸥有旧盟。

贺新郎二首 其一

清代项鸿祚

梦断霓裳阕,是天风、忽然吹下,广寒宫阙。银浦流云三万顷,误了两番游历。

问灵药、偷来何益?青女素娥齐掩泣,痛文箫、不上神仙籍。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