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黃飲馬傍交河。行人刁鬥風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裡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将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唐代·李颀的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颀的诗(135篇)				〕 
				 
				
				
					
					
						明代:
						释函可
					
					
					
					
						 钟山王气散残霞,犹向乌衣识旧家。义士肝肠才子韵,人间富贵梦中花。
已知麟阁三秋草,何处青门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伫看溟渤又飞沙。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伫看溟渤又飛沙。
 
					 
									 
				
					
					
						明代:
						叶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阳台。可怜遗履轩前月,长照飞凫海上来。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台。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凫海上來。
  
					 
									 
				
					
					
						:
						徐震堮
					
					
					
					
						 虚堂风引隔湖钟,秋在西南八九峰。五尺瘦藤闲挂臂,溪山只觉欠从容。
  
						  虛堂風引隔湖鐘,秋在西南八九峰。五尺瘦藤閑挂臂,溪山隻覺欠從容。
  
					 
									 
				
				
					
					
						清代:
						徐仲山
					
					
					
					
						 丝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桥因通过方题柱,花为亲探便入林。
文字有灵能赤绿,诗书无劫可浮沉。春风解释虞翻恨,始信名山酝酿深。
 
						  絲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橋因通過方題柱,花為親探便入林。
文字有靈能赤綠,詩書無劫可浮沉。春風解釋虞翻恨,始信名山醞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