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玉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例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云屏初列,彩丝新恋,袖映屏山艳,蒹葭玉树,低回笑揽芳年。”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jiā yù shù
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ㄩˋ ㄕㄨˋ
繁体蒹葭玉樹
感情蒹葭玉树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谦辞。
近义词蒹葭倚玉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蒹葭玉树的意思解释、蒹葭玉树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