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经中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文化珍品。存于北京房山县云居寺石经山。山在云居寺东,故又称东峰。高约500公尺,开凿九洞,分上下二层。下层二洞,自南而北为*、二洞;上层七洞,以雷音洞为中心,右面为第三、四洞,雷音洞为第五洞,左面顺次为第六、七、八、九洞。九洞之中以雷音洞开凿较早,原作经堂,称石经堂,有石户可启闭。其余八洞在贮满石经后即以石塞户熔铁锢封。至辽金时,又于山下云居寺西南隅开辟地穴二处,埋藏石经后合而为一,其上建塔镇之,称压经塔。房山石经由隋静琬(即智苑)发起刻造。静琬继承其师慧思遗愿,自隋大业(605~617)年间开始筹划,至唐贞观十三年(639),刻完《涅槃经》后即圆寂。据考证,静琬除刻《涅槃经》外,还有贞观八年所刻《华严经》,以及嵌于雷音洞四壁的《维摩经》、《胜鬘经》等经石146块。继承静琬刻经事业的弟子可考者有所谓导公、仪公、暹公和法公等四人。唐开元年间,由于帝室的支持,静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在雷音洞(石经堂)下辟新堂两口(即今*、二洞),镌刻石经。中晚唐时期,由于当地官吏的支持和佛徒的施助,先后刻有石经100余部,经石4000多块,分藏于九个石洞。唐末五代战乱,石经的刻造陷于停顿。至辽代继续镌刻。据清宁四年(1058)赵遵仁《续镌成四大部经成就碑记》载,涿州刺史韩绍芳曾清点藏于石洞中的石经数量:自太平七年(1027)至清宁三年,有续镌造《般若经》80卷,计碑24
- 景点介绍
景点推荐
-
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
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北京小汤山医院内,建于1995年,馆内以丰富的药膳资料介绍了中国药膳文明发展史,并展出清时汤泉行宫的部分文物。设有药膳餐厅。...
-
云岫谷风景区
景区内花木葱茏,深处还保存有原始森林。云岫谷山谷基岩为红色安山岩,春、夏、秋三季清澈湍急的溪水奔流于红色的岩石之上,辅之以葱郁的林木,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令人称奇,属华北一绝,云岫谷特色景点有40多处。景区分为密云国际狩猎场、现代化飞碟...
-
王府井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是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在北京享有金街的美誉,王府井大街的南口紧邻著名的长安街,由南向北全长810米,是北京唯一一条步行商业街,在大街两侧分布着765家大大小小的商店。 在这里,每隔几米就会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为了...
-
汇通祠
汇通祠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明永乐年间始建,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改名为汇通祠。 祠坐北朝南。山门1间,石券门,模盘大门两扇。前殿3间,配房东西各3间,匾曰“潮音普觉”,“功兼利济”。后楼3间,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