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整修云冈第20窟(昙曜五窟之一)时,在窟前的积土中发现的。可见,它原来是嵌在该窟前室壁上,前室坍塌时被埋入土石中的。这块造像记石质为较细的砂质岩,略呈方形,高0.3米,宽0.28米,楷书十行,每行十二字,共110字。石上文字除首尾两行稍有残缺外,其余都比较完好清晰。全文是:(夫含)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言鉴觉。家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据考证此石为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遗物。造像记的大意是,佛的法力无边,它象一面十分明亮的镜子,照耀、沐浴着世世代代、十方万物。雕造佛像可以使后来的人们瞻仰佛的形容时感到宁静,怀念佛的仪态时得到快慰。生生受其泽润,处处鼓舞欢庆。据史籍记载,景明年间,由于寺院经济的膨胀,僧尼们用度的糜费,影响了国力,因此朝廷曾对立寺、造像、度僧加以严格限制。这就是所谓“景明之禁”。在此,佛门弟子昙媚等借造像题记的机会,倾心怀念几十年前文成帝复法的盛世“昌辰”,大力宣扬佛教教义,更具有进一层的现实意义。今天,它的意义和价值却在于,真实地记录了“景明之禁”下北部平城僧尼这次颇具规模的造像活动,对研究云冈石窟的开凿情况,特别是昙曜五窟的完工时间,以
- 景点介绍
景点推荐
-
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县杜庄村, 乘车从市区沿同浑公路往南行驶约20多公里即到,土林与石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雨的塑造下,时时在发生着变化,但其整个土林的神韵依然,丝毫不影响其美感度,当地人称土林为“石板沟”。...
-
大同古城城墙
大同古城墙为明洪武二十五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大同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 大同城墙历经岁月,大多数早已毁坏,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修复后的东城墙建有瓮城...
-
新荣古镇
新荣镇历史文化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古代的新荣是蒙、汉等多民族共融杂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地方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每逢佳节喜庆之日,大型的晋剧表演、威风锣鼓、高跷、秧...
-
高山遗址
高山遗址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星学先生于1950年5月发现的,同年7月下旬,文化部雁北文物勘查团裴文中、陈梦家先生等至此复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77年9月和1983年3月,曾作进一步的调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 高山遗址细石器属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