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通寺钟楼前上方,有一条别具一格的通道:沿灵鹫峰小山瘠,从底到顶石台阶叠叠升高,左拐右折。石台阶通向的首座寺院叫圆照寺。该寺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华传教,应沼十大善殿讲经论法,深得永乐皇帝的欣赏,敕封其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赐给金印、旌幢,让其到五台山讲经、室利沙在五台山就住在显通寺。明宣德初,室利沙又被召人,奉旨讲法。佛事活动告一段落后,请旨归山,没有得到皇帝的准旨。谁料就在请旨未准的第二天,室利沙无疾而亡。佛教称为圆寂。宣德皇帝闻讯后,深感痛悼,降旨御祭火化,并将其舍利于一分为二,建塔珍藏。一塔在今北京,建寺闩真觉;一塔在五台山,建寺曰圆照寺。明清屡修,现今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八十余间。寺院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开朗。站在山门前的平台上,俯视显通寺、杨林街,平望大白塔,使人心胸舒畅。此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前门”,是五台山寺庙中罕见的山门。进山门,寺前有石狮一对,首座大殿是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柱子上悬一本联:“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党”;“人以德量,三脱疑四圣,共证泥洹”。第二座大殿是大佛殿,为此寺的正殿。为什么不像其它寺庙有具体名称呢?原来,明代五台山绝大部分寺庙是青庙,俗称和尚庙。而新建的圆照寺属黄庙,就是后来俗称的喇嘛庙。殿外左角,嵌有文殊菩萨化成贫女赴斋的偈
- 景点介绍
景点推荐
-
繁峙县三圣寺
三圣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西沿口村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代建筑。清同治十年迁建现址。寺院座北向南,一进二院,寺共有殿堂禅房30余间。前院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 前后院之间建有舞台一座,另有一处台基,南北两个舞台,中间用隔板...
-
显通寺
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较大、较古老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始建年代较早的一座佛寺,被人们称为“释源”。而显通寺的初建时间,可以和白马寺相比。据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
-
锦绣峰
为五台山南台,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远望山形,莞如一匹卧马,站立山巅,又觉得好像立于覆盆。亦名仙花山,以野生植被闻名,台顶鸟语花香,犹如仙境。台顶象倒...
-
岢岚宋长城
岢岚自古就是从太原到雁门关及内蒙古、陕北的交通要道,是保卫太原城的屏障。 为了抵御外来入侵,战国时赵武灵王筑云中、雁门、代郡长城,并设置了军事要塞,其遗迹至今尚存。隋朝年间,隋文帝曾沿用北齐长城旧迹筑长城,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