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寺建于11世纪初,位于扎达县城西北隅,距离武装部招待所约300米,徒步即可到达。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凝结着印度、尼泊尔和拉达克的工匠的心血,也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兴建托林寺。其后请来的印度高僧阿底峡弘法,以此寺为驻锡地。阿底峡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托林寺也因而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据说,周围的废墟里,至今还有许多遗物。托林寺的建筑风格和壁画明显直接受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是各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印度高僧阿底峡曾在这里讲经著述,弘传佛法。此后,许多高僧相继在此留下足迹。托林寺因处于土林的峡谷中,红墙与土林相映生辉又别具一番壮丽。每每有人摇动经筒,沿土林间的小道绕托林寺转经。此番情景也让人生出许多感慨。有900多年历史的托林寺历经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较为严重。近年来不断重修,主殿已恢复原样,可以看出其设计布局基本是依照桑耶寺的样子。主体建筑象征须弥山,四面的高塔象征四大护法金刚,殿内供奉了许多镏金佛像。幸运的是,虽然建筑有损坏,但是由于在文革期间被当作粮仓,大殿保存的很完好,里面的壁画仍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建议你带上手电欣赏,因为殿内灯光比较暗淡。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
- 景点介绍
景点推荐
-
干尸洞
“干尸洞”,也有人称它“万人坑”。洞口尽容一个人进去。这个洞口也是被人挖出来的。洞里森森白骨间,都是铠甲的残片和暗红的箭镞,它们和人的某些筋骨,粘连在一起。成了一滩滩分辨不清的粘合物,像是角化了的血液。有些骨头附着已经干枯的皮肉。这就是一种...
-
纳木那尼峰
纳木那尼峰,藏语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位于普兰县境内,高7694米,是喜马拉雅山的主要高峰之一。它就坐落在玛旁雍错旁边,隔湖与北面的冈仁波钦峰遥遥相对。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千米,主要有六条山脊。山脊线上有数10座6000米以...
-
拉昂错
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的是咸水湖拉昂错(Lhanagtso,又名Rakshas,4573米)。拉昂错湖水呈深蓝色,相当咸。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人称“鬼湖”。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玛旁雍错和东侧的拉昂错分开,有一道水渠(Ga...
-
阿里双湖
双湖地处恰其阿依特山南坡中山带,喀纳斯西岸,北西走向,呈椭圆状。由两个狭长和小湖串联构成,长1200米,宽度不等,一般在300米左右,面积1.4平方公里。湖周围是阿勒泰山南坡特有的森林带,湖水来自恰其阿依特冰川消融的冰川水和当地降水,汇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