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门通州,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矗立着一座驰名神州的宝塔,她就是燃灯佛舍利塔。燃灯佛是古今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传说他出生时使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因此称燃灯佛。据说他死后遗体在火化时曾结成珍珠状的物质叫舍利子。燃灯佛舍利塔就是收藏有燃灯佛舍利的塔。燃灯塔据《通州志》记载,在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时,这座塔曾因强烈地震倒塌,有不少人看见在乱砖堆里散落着数百颗舍利子,如小米大小,颜色淡黄微红,晶莹似宝珠,拣起来存放在佑胜教寺里,在重新建筑时又放入了塔的天宫里面。一千四百余年来,燃灯塔高高耸立在白河今北运河)西畔,是用来镇压白龙,以防泛滥,保护两岸百姓免遭水灾而修建,是一座镇河塔。“支柱幽燕天半壁”,“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两位著名诗人描绘燃灯塔的诗句,前句描写巍然屹立、雄伟壮观的景象,后句记述古塔景致较美,可作古城通州象征的神韵,因此使此塔享誉中华。此塔在北周末期创建(577--581年),在唐代贞观七年(633)复建,在辽代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代大德七年(1303)、至正七年(1347)、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清代康熙九年(1670)都曾进行过维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被震倒后,只剩塔座,从三十年(1691)起,由僧人照感四处募捐,进行重建,每年建成一层。三十五年(1696),知州吴存礼以为太慢,就带头捐钱,倡议公捐,加速修建,终于在三十七年(
- 景点介绍
景点推荐
-
琉璃河天香牡丹园
琉璃河天香牡丹园...
-
仁寿殿
仁寿殿位于仁寿门内,是园内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清乾隆时(1736一1795)名勤政殿,光绪时(1875-1908)重建,改称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仁寿殿东向,面阔7间,卷棚歇山顶,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
-
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因庙后有龙潭,庙前有柘树,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较古老的寺庙,比北京城建城还早800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时期(265-316年),时称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
-
北庙
北庙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一座比较完整的道教名观。它由主庙蟠桃宫和圣母宫、斗母宫组成,合称三宫。 北庙还引得一些达官贵人、名人雅士纷纷到这里修建私人消夏别墅,较著名的有曹锟的曹宅、吴佩孚的宅和杨小楼的杨家院。 北庙始建于民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