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家 王世杰

王世杰

时间:2025-04-10 20:55: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忙推网
【导读】:王世杰(1891年3月10日-1981年4月21日),湖北崇阳人, 字雪艇。......
王世杰

王世杰(1891年3月10日-1981年4月21日),湖北崇阳人, 字雪艇。留学英国和法国,先后获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教育部部长、外交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去台湾后,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台行政管理机构政务委员、台湾“中央研究院” 院长以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等。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王世杰
  • 中文别名:王雪艇
  • 类别: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教育科研工作者
  • 时间:1891年3月10日-1981年4月21日
  • 出生地:湖北崇阳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湖北崇阳
  • 毕业院校:法国巴黎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地区:中国湖北崇阳
  • 人气:121
  • 详细介绍

    早年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专业学习。

    1911年武昌起义后,返回武汉任都督府秘书。

    1913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后转入巴黎大学攻读法律。为上海《时事丛报》和北京《晨报》撰写特约通讯。并为《东方杂志》撰文,宣传资产阶级法学观念。

    1920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北大教务长等职。

    1924年与周鲠生等,在北京创办《现代评论》杂志。同时联名提出“联省自治论”,主张中国实行联区分治,自制宪法,实行民主,对反对当时北洋军阀专制起了一定作用。

    1926年冬与周梗生到武汉,企图与武汉国民政府合作,未获信任。

    1927年转赴南京,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起草制定《反革命治罪法》、《劳资争议处理法》等,为维护国民党反动统治效力。同年12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1928年被南京政府派往国外,任海牙公断院公断员。

    1929年5月担任武汉大学校长。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时,主张依赖国际联盟解决问题,支持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此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兼整理内外债委员会委员等职,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兼政治部指导委员。

    1938年6月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12月加入新政学系。

    1939年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设计局秘书长、三青团中央监委会书记长等职,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1943年随蒋介石到埃及,出席开罗会议。

    1945年出席国民党六大,与潘公展等组成特种审查委员会,起草《对中共问题的决议》,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

    1945年秋任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10月作为国民党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代表举行重庆谈判,极力否认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1946年1月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并对各民主党派进行分裂活动。他执行亲美英、反苏反共政策,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卖国内战方针。曾任出席第二、三届联合国大会的首席代表。被选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逃到台湾。此后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台行政管理机构政务委员,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资政”等职。

    1981年4月21日病死于台北。主要著作有《比较宪法》、《中国奴脾制度》等。

    文章标签:
      王世杰,王世杰个人资料,王世杰简介,王世杰图片
    热点推荐
    • 李茂行
      李茂行

      李茂行,山东人,山东音乐学院毕业,2004年进入影视行业,现任大宋如歌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 尤磊
      尤磊

      尤磊,1926年出生于上海 ,中国 美术片 动作设计、导演,青年时代在 上海 日军麻业株式会社,京华产业株式会社、上海正…......

    • 牟宗三
      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县,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