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家 周光召

周光召

时间:2025-02-28 14:28: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忙推网
【导读】: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周光召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出生于湖南长沙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周光召
  • 英文名称:Zhou Guangzhao
  • 类别:文化,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时间:1929年5月15日
  • 出生地:湖南长沙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地区:中国
  • 人气:312
  • 详细介绍

    1951年周光召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至1960年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1961年至1964年担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1996年至2006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

    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58年周光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

    2024年8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生平

    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

    1946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先修班、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从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

    1957年至1960年,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

    1961年至1964年,担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

    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1992年4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3年8月,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副主席。

    1996年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996年6月,在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1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06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职务。

    2024年8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文章标签:
      周光召,周光召个人资料,周光召简介,周光召图片
    热点推荐
    • 周光召
      周光召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 黄旭华
      黄旭华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2025年2月6日),曾用名黄绍强,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