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家 王鸿祯

王鸿祯

时间:2025-03-01 08:30: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忙推网
【导读】:王鸿祯(1916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7日),男,出生于山东苍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

王鸿祯(1916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7日),男,出生于山东苍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王鸿祯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地质学家
  • 时间:1916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7日
  • 出生地:山东兰陵(苍山)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山东兰陵(苍山)
  • 毕业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 职业:地质学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100
  • 详细介绍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11月17日,王鸿祯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父亲为前清秀才。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进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山东省立临沂中学)学习。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父亲去世,家境进一步衰落,王鸿祯随哥哥赴北平求学,由于对绘画的喜爱,一度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王鸿祯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三所名校,均被录取,最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地质学。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王鸿祯写的《评顾登堡著:地壳构造与大陆分布》一文,经高振西老师推荐在《地质论评》发表,成为他撰写和发表学术文章的起点。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王鸿祯参加了“湘黔滇步行团”,行程1600公里。沿途在原清华大学地学系系主任袁复礼教授指导下,观察地质现象和地层剖面,学习作记录、采标本等。期间王鸿祯陆续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山脉之基底部分与基底山》(波勃诺夫著)、《地壳之格架状构造》(波勃诺夫著)、《大规模地壳构造之成因》(诺克著)等讨论大地构造的书评,较早地接触了全球构造的学术内容。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曾担任普通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形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助教。同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协助主持昆明分会工作的孙云铸教授,积极组织学会活动。

    1944年4月(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中国地质学会在贵阳召开第20届年会,王鸿祯被推荐为《地质论评》编辑,是12位编辑中最年轻的一位。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王鸿祯考取公费留英,11月进入剑桥大学,他带去了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大英博物馆研究六射珊瑚的H.D.托马斯(Thomas)博士对他进行四射珊瑚的研究起了启迪作用。

    1947年6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王鸿祯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从骨骼微细构造观点论四射珊瑚分类》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1950)。这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珊瑚古生物界的注意。1947底,王鸿祯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讲授地史学,同时,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活动。

    1949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年会分别在南京、北京两地举行。王鸿祯参与北京会区筹备工作,并在会上宣读了集体讨论后撰写的年会报告《地质学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地质论评》第15卷第1—3期,1950年)。

    1950年王鸿祯晋升为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同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2年,调入北京地质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系主任(1952年)和副院长(1956年)等职。

    1954年2月,协助李四光理事长筹备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1957年2月,与侯德封秘书长共同筹备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组织反映第一线工作的广大会员的意见和要求。同年4月,协助杨钟健、孙云铸教授等筹备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秘书长。

    1961年,王鸿祯开设了“世界地质”新课,对欧美经典地区的地质新成果和大地构造理论,继续作了认真的探讨;对地层学领域的规范、理论及其与野外实践的结合,也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

    1980年,王鸿祯被任命为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同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0年7月17日,王鸿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2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

    文章标签:
      王鸿祯,王鸿祯个人资料,王鸿祯简介,王鸿祯图片
    热点推荐
    • 黄万里
      黄万里

      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水利工程学专家,生前是清华大学水利系…......

    • 伊莱沙·格雷
      伊莱沙·格雷

      伊莱沙·格雷(1835年8月2日—1901年6月21日),著名发明家,液体电话的发明者。......

    • 亚历山德罗·伏特
      亚历山德罗·伏特

      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

    • 沈珠江
      沈珠江

      沈珠江(1933年1月25日—2006年10月2日),浙江慈溪人。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