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家 叶培大

叶培大

时间:2025-03-02 09:38: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忙推网
【导读】:叶培大(1915年10月18日—2011年1月16日),号天一,上海人。......
叶培大

叶培大(1915年10月18日—2011年1月16日),号天一,上海人。微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新中国微波通信的领路人、新时代光纤通信的开拓者和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奠基人。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叶培大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微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专家
  • 时间:1915年10月18日-2011年1月16日
  • 出生地:上海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上海
  • 毕业院校:国立西北工学院
  • 职业:微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专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103
  • 详细介绍

    1915年(民国四年)10月18日,叶培大出生于上海南汇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叶时茂为前清秀才,历任私塾、小学及中学国文教师,擅长国画,在江南略有名气。少年时期的叶培大,兄妹五人,家境清贫,全家只能供他一人上学。他从小就懂得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小学时期学习成绩一直优异。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叶培大考入上海民立中学后,曾一度受进步文艺的影响而酷爱文学,假日课余勤于笔耕,常有习作见于报端。上高中时,便矢志学工。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物理系就读。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考入国立北洋工学院电机系,连续三年考试成绩第一。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8月,叶培大以本专业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留校任电机工程系助教。

    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9月,叶培大经学校介绍到重庆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工务员工作。同年与袁保鑫结为夫妻。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叶培大升为助理工程师,同时兼任金陵大学电机系交流电机实验工作。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叶培大参加美国租借法案官费出洋考试,以电信方面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录取,并于同年9月初抵达纽约,后经钱凤章的介绍,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播音室和发射台实习,后又相继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习,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

    1945年至1946年,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期间先后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和加拿大北方电气公司实习。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春末,被派到加拿大蒙曲沃尔北方电气公司实习发射机,同年9月回到美国旧金山作参观实习。11月叶培大归国后回到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就职,年底晋升为工程师,被派往南京江东门机房工作,同时兼任金陵大学电机系的副教授。

    1948年初(民国三十七年),江东门机房拆运到广州,叶培大随船抵广州。

    1949年6月底,叶培大离开广州,于同年9月回到天津北洋大学任教,任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教授、兼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工程师。

    1950年,叶培大在《电信建设》上发表了“杜黑特100千瓦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测试”一文。

    1951年,叶培大由当时天津市教育局局长张国藩等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2年,任天津大学电信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4年,参与北京邮电学院的筹建工作,是筹建创办人之一。

    1955年,叶培大随天津大学电信系转入北京邮电学院,任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教授,并先后兼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任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

    1956年,率先开展了国内的微波通信研究工作,包括金属圆波导中H10模的传输、模拟/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等。

    1958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究“毫米波圆波导H01通信系统”,取得成果,并发表论文多篇,如“波导H01通信调制方式研究”、“H01圆波导远距离传输理论”、“微波中继圆波导馈线”、“同轴波导不连续性理论的两点补充”等。

    1958年至1960年间,开展了微波圆波导Hfl,通信的研究工作。196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气光通信的研究工作,成为中国光通信的先驱。

    1964年,叶培大又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先研究大气光通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地进行了大气光通信实验。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旋磁理论”、“微波理论与技术发展”。

    1965年,率先开展了国内的大气光通信研究工作,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的先驱。

    1973年至1977年问,参加了邮电部微波中继通信960路机的研制工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微波波导校相器和微波波导直接耦合滤波器等,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并为邮电部设计r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978年,叶培大恢复光通信研究工作后,及时抓住“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世界性前沿课题。组织攻关,作出了重大贡献,带动了全国的光通信研究工作。

    1979年夏,北京邮电学院受国家科委委托举办了首次全国光通信技术学习班,由叶培大领衔授课。这次学习班对全国光通信的开展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1983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与通信学科评议组首届召集人,于1984年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后,叶培大曾先后组织过中日光纤科学及电磁场理论会议、中英光纤通信会议、ITT传输研讨会、国际电信流量及网络研讨会、国际通信技术/中英第二次光纤通信/固体及半导体激光器专题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或合作主席。同年6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与人合作的“六五”攻关项目“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及部件研制”获邮电部科技进步奖,该项成果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同年与其博士生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获国家专利。此外,他还承担了“光锁相环-零差相干光通信接收机”和“模分配噪声”等两项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以及“单频率半导体激光器”和“环状谐振腔半导体激光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9年,主持完成了《通信合理结构》大型咨询报告,由中科院技术科学学术部大会通过,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受到高度重视,大部分内容已被采纳。

    1990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磁科学研究院院士。

    1990年至1992年问,提出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通信高科技专项的立项论证工作,获批准,并执行多年,为推动和组织"863’’计划做出卓越贡献,获国家科委颁发"863’’计划荣誉证书。

    1993年,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工程HDrrv论证,国务院通过并启动。

    1994年,主持完成中科院科学技术部的“建设中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大型咨询报告,呈送党中央、国务院,受到高度重视。

    1993年,当选为国际计算机通信委员会理事。同年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论证,国务院通过,并启动。

    1994年,主持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建设中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研究工作,完成大型咨询报告,呈党中央、国务院。

    2011年1月16日12时,叶培大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文章标签:
      叶培大,叶培大个人资料,叶培大简介,叶培大图片
    热点推荐
    • 邱式邦
      邱式邦

      邱式邦(1911年8月10日—2010年12月29日),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

    • 闵桂荣
      闵桂荣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202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莆田,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

    • 冯泽芳
      冯泽芳

      冯泽芳(1899年2月20日—1959年9月22日),字馥堂,出生于浙江义乌,农学家,农业教育家, 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

    • 亚历山德罗·伏特
      亚历山德罗·伏特

      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造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