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毕,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邻。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後出争瀾趨。
一時耳目喜新畢,九原誰複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誇好事。
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餘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鄰。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鄰枯骨。
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無可欲乃妥靈。
黃閍前車已如此,安何金蟬之墓終弗毀。
唐代·汤炳龙的简介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
► 汤炳龙的诗(13篇) 〕
宋代:
戴复古
山林胜处说天台,仙佛多从此地栖。
司马八篇通道妙,丰干一语指人迷。
山林勝處說天台,仙佛多從此地栖。
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幹一語指人迷。
:
黄公辅
去腊此时逐武冈,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归杨柳,犹觉寒风透客裳。
白发岂牵三尺绶,青山频结九回肠。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乡心度夕阳。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绶,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清代:
樊增祥
了无暑。南来几、梅风吹霁虹雨。博山烟一缕。轻度魫窗,萦带芳树。
罗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刚彀。玉簟龙鳞似水,仗六曲画屏风,把新寒防护。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霁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萦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近现代:
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旧风流。纵横盲左凌云笔,寂寞人间白玉楼。
情脉脉,意悠悠。空怀家国古今愁。何须更说前朝事,待唱新词对晚秋。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淩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元代:
黄庚
碧玉花冠素锦裳,对拈棋子费思量。
终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莱日月长。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
終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萊日月長。